去年暑假,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,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,请玛丽照顾一下。因此,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“照顾”。
刚从机场接回男孩,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:
我是你爸爸的朋友,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,你爸爸托我照顾你。
但我要告诉你的是,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,因为我不欠你爸爸,他也不欠我,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。
你13岁了,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,所以从明天起,你要自己按时起床,我不负责叫你。
起床后,你要自己做早餐吃,因为我要去工作,不可能替你做早餐,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,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,那不是我的责任。
洗衣房在那里,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。
另外,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,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,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,但若没时间的话,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,可以自己去玩。
总之,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。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,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。
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,坚持要他直呼其名--玛丽的一番言语,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。因为在北京的家里,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。
一个月之后,他回到了北京的家。家人惊讶地发现,这个孩子变了,变得什么都会做,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:起床后叠被子,吃饭后会洗碗筷,清扫屋子,会使用洗衣机,会按时睡觉,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……
宠爱,虽然是真爱,但不是爱的最好方式。
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:“我们很有钱吗?”爸爸回答他:“我有钱,你没有。”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,等继承了父辈祖业,也会如此传承,几代过去,就成就百年企业。
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:“我们很有钱吗?”爸爸回答他:“我家有很多钱,等我死了,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。”所以,中国富人小孩,从小就被娇惯坏了,爹还没死,他们就开始大把花钱,整日无所事事。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,很快挥霍殆尽。所以,古语云:“富不过三代。”
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,只要自己有的,全都给了孩子。自己没有的,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,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,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。
作为父母,要学会放手,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,在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中成长,不要做生活全包的父母,避免教出只会学习的“低能”孩子。
2016/12/08 下午 4:02 沙发
这就是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区别。
2016/12/08 下午 4:42 1层
@夏日博客 是啊,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很难做到那样。
2016/12/08 下午 7:03 板凳
其实国外这种还是挺好的。
2016/12/09 上午 10:56 1层
@松松软文发布 是啊,呵呵。